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深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日语翻译、外经贸业务、管理、日语教学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日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
3.了解日本文学基本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4.掌握日汉、汉日翻译的基本理论,并有较强的口译和笔译能力;
5.了解日本地理、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的基本情况;
6.有基本的第二外语应用能力;
7.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8.有较好的人文素养,掌握一定的科技基本知识、计算机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技能。
三、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至8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四、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
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属性
| 选课方式
| 学分数(个)
| 占总学分比例(%)
| 计划学时(个)
|
通识教育课
| 通识必修课(全校必修)
| 秋季、春季学期滚动开课,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即可
| 21.0
| 14.0
| 470
|
通识核心课(全校分类限选)
| 12.0
| 8.0
| 192
|
通识选修课(全校选修)
|
学科/专业课
| 学科/专业基础课(必修)
| 除主干课程外,其他必修课程学院内跨大类互选
| 61.0
| 40.7
| 1200
|
专业课(必修)
|
专业任选课(选修)
| 全校选修,如选择非本专业课程,取得的学分可替换专业选修课学分
| 35.0
| 23.3
| 560
|
集中实践课
| 全校必修
| 21.0
| 14.0
| 21周
|
毕业总学分(合计)
| 150.0
| 100
| 2422+21周
|
五、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六、主干课程
基础日语1、基础日语2、基础日语3、基础日语4、高级日语1、高级日语2、高级日语3、日语会话1、日语会话2、日语会话3、日语会话4、日语听力1、日语听力2、日语听力3、日语听力4、日汉翻译1、日汉翻译2、日语写作、日语语法1、日语语法2、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
七、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要求
1.军事理论与训练:第一学年秋季学期,为期2周。学生进校后在军队教官指导下进行2周的军事训练。同时由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2.学期实习: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夏季学期为校内实习,各1周。要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际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各项活动。
3.毕业实习:第四学年春季学期,为期6周。要求学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实习,要求尽量发挥专业特长,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毕业论文:第四学年春季学期,为期10周。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搜集、查阅、梳理参考文献,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日语撰写毕业论文,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八.课程设置
结构如图,具体课程及要求见表(一)、(二)、(三)、(四)。
(一)通识教育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分为“通识必修课”、“通识核心课”、“通识选修课”三类;
2.通识必修课程共10门,计21个学分,通识核心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为4个,通识选修课最低学分要求为8个。
课程
类别
Courses Classified
| 课程
代码
Course Code
|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 学分
Crs
| 学时分配
Academic Periods Distribution
| 学年、学期、学分分配
Term and Credit Distribution
| 先修课程
Advanced
Course
| 考核
方式
Test Form
(考试/考查)
|
计划
学时Planned Periods
| 讲课Lectures
| 实践/
实验
Interns/
Experiments
| 上机
Operation
| 一
Year One
| 二
Year Two
| 三
Year Three
| 四
Year Four
|
秋
Fall
| 春Spring
| 夏Summer
| 秋
Fall
| 春Spring
| 夏Summer
| 秋Fall
| 春Spring
| 夏Summer
| 秋
Fall
| 春Spring
| 夏Summer
|
通识
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 必修课
Compulsory
| 28A002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
| 2.0
| 48
| 24
| 24
|
| 秋季、春季学期滚动开课,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即可
| 无
| 考试
|
28A0040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hinese Modern History
| 1.5
| 32
| 16
| 16
|
| 无
| 考试
|
28A0040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ao Zedong Thought And Chinese Socialist Theories
| 4.5
| 96
| 48
| 48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考试
|
28A004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An Overview of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 2.5
| 54
| 32
| 22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考试
|
25A01150
| 大学写作
College Writing
| 1.5
| 24
| 24
|
|
| 无
| 考试
|
12A09012
| 大学计算机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nece
| 2.0
| 40
| 24
|
| 16
| 无
| 考试
|
13A70001
| 大学体育-基础课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Basic Course
| 1.0
| 32
| 6
| 26
|
| 采用“1+3”模式。大学体育—基础课为先修课程,1学期,1学分,秋季学期开课;大学体育—选项课共36项(具体项目情况见附表),每项1学期,1学分,全年滚动开课,学生可按规定任选3项,在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即可。
| 无
| 考试
|
13A70002
| 大学体育-选项课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Selective Courses
| 3.0
| 96
| 6
| 90
|
| 大学体育-基础课;各项目的基础课为提高课的先修课程,提高课为高级课的先修课程
| 考试
|
24A01030
| 形势与政策
Situation and Policy
| 1.0
| 16
| 16
|
|
|
|
|
|
|
|
|
| 1
|
|
|
|
| 无
| 考试
|
24A01010
| 职业生涯指导与创业基础
Future Career and SYB Guidance
| 2.0
| 32
| 24
| 8
|
|
|
|
| 2
|
|
|
|
|
|
|
|
| 无
| 考试
|
通识必修课小计
GE Subtotal
| 21.0
| 470
| 220
| 234
| 16
|
|
|
|
|
|
|
|
|
|
|
|
|
| 考试
|
通识
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 核心课
Core
| 通识核心课最低学分要求
Minimum Credits Required
| 4.0
| 在“文化传承与文明对话”或“生涯设计与生命关怀”课程域中修读至少2学分的课程;在其他三个课程域中跨类选修2个以上学分(其中,获理工科类学士学位的学生,应在“人文与艺术”或“社会探究与批判性思维”课程域至少修满2学分;获文科类学士学位的学生,应在“科学与技术”或“社会探究与批判性思维”课程域至少修满2学分)。
| 秋季、春季、夏季学期滚动开课,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即可
| 无
|
|
通选课
Public Elective
| 通识选修课最低学分要求
Minimum Credits Required
| 8.0
| 学生选修与本专业重复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通识教育学分。
| 无
|
|
(二)学科/专业必修课程
1.学科/专业必修课程分为“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必修)”两类;
2.学科/专业基础课16门,计51学分;专业课(必修)5门,计10学分;
3.下表中所列课程,除主干课程外,学生可以在学院跨大类选课。
(三)专业选修课程
1.专业任选课21门,最低学分要求35学分;
2.学生可在修业年限内全校范围内选修通识教育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替换专业任选课学分,具体替换哪门课程由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认定。
(四)集中实践课程
集中实践课程均为必修课,共6门,计21学分。
课程
类别
Courses Classified
|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 学分
Credits
| 周数
Weeks
| 学年、学期、学分分配
Term and Credit Distribution
|
一
Year One
| 二
Year Two
| 三
Year Three
| 四
Year Four
|
秋
Fall
| 春
Spring
| 夏
Summer
| 秋
Fall
| 春
Spring
| 夏
Summer
| 秋
Fall
| 春
Spring
| 夏
Summer
| 秋
Fall
| 春
Spring
| 夏
Summer
|
集中
实践
课程
Integrated Practical Course
| 33A01010
| 军事理论与训练
Military theory and training
| 2.0
| 2
| 2
|
|
|
|
|
|
|
|
|
|
|
|
08A06210
| 学期实习1 Term Practice I
| 1.0
| 1
|
|
| 1
|
|
|
|
|
|
|
|
|
|
08A06220
| 学期实习2 Term Practice II
| 1.0
| 1
|
|
|
|
|
| 1
|
|
|
|
|
|
|
08A06230
| 学期实习3 Term Practice III
| 1.0
| 1
|
|
|
|
|
|
|
|
| 1
|
|
|
|
08A06250
| 毕业实习 Graduation Practice
| 6.0
| 6
|
|
|
|
|
|
|
|
|
|
| 6
|
|
08A02510
| 毕业论文
Graduation Dissertation
| 10.0
| 10
|
|
|
|
|
|
|
|
|
|
| 10
|
|
合计
Total
| 21.0
| 21
| 2
|
| 1
|
|
| 1
|
|
| 1
|
| 16
|
|